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都市言情 > 香港1968 > 086【文人地位】4/5

香港1968 086【文人地位】4/5(2/3)

章节列表
,在当下香港房产经济低迷的情况下,低价买房买楼,等个几年香港地产经济回暖繁荣,一年半的时间,转手就能翻个翻。

    或者等到明年远东交易所成立,香港股市勃发,稍微买点股票,等到7股灾前再卖了,这都是一笔很大的利润。

    但这些手段都需要时间,而且就算赚了钱,在本金不足的情况下,实际上赚的也不是很多。

    这一切都说明霍耀文不缺赚钱的手段,他缺少的是一个如金镛执掌的《明报》那样,能够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机遇。

    霍耀文虽然一直都想搵钱,但说实话,在他心里,搵钱永远都不是最重要、最主要的一个方向,他拥有未来四十年的记忆,做什么都行,偏偏选择出版公司,还跟香港大学合作,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在此时香港的社会地位。

    只要港督府制定的“强制六年免费义务教育”一旦实施,以教材书和课外辅导书为主的香港大学出版社,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,成为全港闻名的教育图书出版社,而担任社长一职的霍耀文,在无形之中就积累了很多的名望。

    在之前得知香港大学出版社倒闭,学校又准备引进伦敦大学教材书以后,霍耀文的内心就已经打起了这些小算盘。

    所以在香港大学出版社股份问题上,霍耀文并不是很在乎自己占的股份有多少,在他看来只要在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间,已经很不错了,哪怕最低的三十,他也能够接受。

    愿意承受那是因为霍耀文和香港大学合作,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合作的。

    自然也就不在乎股份是多是少。

    当然了,股份多霍耀文肯定是高兴的,但少一点倒也不会因此而难受,特别是百分之四十五,在他看来,这已经很高了,几乎跟自己心里最高的预期相差不远,还有的多。

    而且特别是拿到出版社的经营权,担任社长一职后,只要随着出版社愈发壮大,他这位顶着社长头衔的人,完全可以走金镛的路线,一步步的发展,提高霍耀文在香港的社会地位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还在霍耀文心里想事情的时候,面对面站着的张承颐看他不说话,还以为不满意股份的问题,也是连忙说出学校方面的让步:“学校虽然不会出资,但也答应把之前那几台印刷设备无偿的融进新的香港大学出版社中,同时学校后面那栋厂房和地皮也会成为新办的香港大学出版社股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