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我的第三帝国 > 正文 第24章 24蓝天碧海

我的第三帝国 正文 第24章 24蓝天碧海(2/4)

章节列表
他秘密又庞大的工业科技帝国。

    1922年,美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法国、日本五国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著名的《华盛顿海军公约》,一致同意将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和8000吨之下,这让一直使用着老旧的一战战列舰的德国海军看见了一丝曙光。

    因为看到了国防军总司令部在苏联和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外交胜利,海军的将军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总司令部的身上。

    “既然叫总司令部,那么至少也应该包括海军不是么?”海军总司令在西克特的办公室里这么说道,听到了这句话之后,西克特立刻就同意了海军司令的要求,甚至没有多少犹豫就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阿卡多上校。

    而海军总司令也对西克特做出了自己的承诺,那就是海军将在总司令部的领导之下,成为国防军总司令部麾下力量的组成部分,而不是独立的军事力量。

    拿到了这个保证的西克特立刻派阿卡多赶去了英国大使馆,阿卡多在英国老朋友史密斯中校的引荐下,会晤了英国大使。阿卡多承诺德国不会挑战英国海军的霸主地位,并且向英国大使大吐苦水,用事实彻底说服了史密斯和这位和善的英国大使。

    仅仅过了三个月,原本在1925年才被批准的德国海军舰艇更新计划,就在1922年得到了英国人的允许,随后德国早就准备就绪的船坞上,新式战舰就开始了建造。

    虽然协约国经过讨论,照顾了法国的情绪之后,允许德国建造的新船吨位不得超过10000吨,可是德国海军依旧欢呼雀跃,不少高级海军将领也在这次谈判中认识了国防军少壮派代表,实权人物阿卡多?鲁道夫中校。

    而阿卡多也抓住了机会,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新的造船方案,提交给了和自己交好的德国海军上将埃里希?德雷尔,这名上将立刻就把这份报告视作珍宝,提供给了海军下辖的造船厂。

    这种新式的造船方式前所未见,因为这种造船方式是由二战中后期的美国人发明的,用来大量建造自由轮等船只。这种方法就是把船只分为若干部分,一起生产,最后拼接到一起,船上的大部分零件都是预先生产好的标准化零件,一到战时,就可以用几十倍的速度生产军舰。

    海军开始用这种办法储备驱逐舰零件,用来在未来大规模生产驱逐舰和商船。因为在阿卡多的计划中,驱逐舰负责防空和反潜,其他的设备大部分和民用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