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崇祯窃听系统 > 177 大明皇家银行之银票

崇祯窃听系统 177 大明皇家银行之银票(3/5)

章节列表
手艺的巅峰期。

    在原本的历史上,胡正言也曾授职翰林院,只是尚未赴任,满清就攻入了京师;可这一次,蝴蝶效应之下,他提前得以入朝为官,就做他最擅长之事。

    在如今的大明朝,这种“拱花”印刷之法,并没有出现。在原本的历史上,胡正言此时还正在出版《十竹斋书画谱》,这个《十竹斋书画谱》也非常不错,用上了水印套色技术。在这个《十竹斋书画谱》的印刷工作即将完成时,他就开始了《笺谱》的刻版,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才算全部出版完成。而这个《笺谱》的印刷,就是首次采用了“拱花”印刷。

    另外,这银票的纸张,都是上供的贡品,宫廷专用。这两方面一结合,崇祯皇帝就有信心,不靠密押,也能做到防伪。而这,才是银票将来可以当作纸币用的最根本保证。

    为此,这防伪的事情,崇祯皇帝还特意交代给胡正言,并由其给出建议,第一,纸张贡品要严查,严禁私自流通;第二,他的彩色印刷所需地墨水配方,也是保密;第三,这个印刷技术,包括水印套色和拱花技术,也都保密,相关工匠一律不得外出。

    虽然文人都爱当官,但胡正言年纪已是将近五十,早已经历过太多世事,如今得到皇帝重用,从事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,并且这个事情,还能被天下人所知,并留名后世。对于这个事情,他自然也是倾注了十二分的心血,不断地要求自己,继续改进印刷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技术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个银票的成本,其实是很高的,虽然大批量的印刷之后,成本会降低很多。可要是票面价值只是几文钱的话,估计会血亏。而没有建立足够信誉之前,又不能多印银票,这成本就是实打实地了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如今抄家所得,银子还是比较多的。而这银票的印刷,又是以大面额为主,最小单位都是一两银子。等这些银票流通一段时间后,崇祯皇帝看时机成熟,才会推出一钱、二钱、五钱的票面价值。这个也相当于是后世的五十块、一百块、二百五十块,还是有点大面值,不过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不是。

    校场上的大明将士们,哪怕是那些总兵副将之类,拿到这些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之后,都不由得非常诧异。此时的他们,都不用去兑换银子试试,只是这银票本身,就给了他们信心。

    不少人拿着银票,左看看,右看看,翻过来看,翻过去看,稀罕,绝对的稀罕啊!

    这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