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www.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 > 第二百五十四章新旧学之争起!靖康二年年终汇报!

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 第二百五十四章新旧学之争起!靖康二年年终汇报!(3/3)

章节列表


    二、关于中原、南方空置出来的田地售卖、收归和分配的处理。

    一半的田地卖给普通百姓,平均每人一亩地。

    另外一部分则拿出来,由枢密院统计近两年军中有功将士,按照军功分配田地。

    最后一部分则收归朝廷自有。

    三、关于新税政的落地实况。

    现除蜀中、夔州未实施新的税政,整个大宋都已经在按照新政实施,包括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,以及福建路。

    四、关于新农学执行的情况。

    陈旉在江陵府的新农业生态已经初步执行,执行的村镇,粮食的产量,比往年翻了一番!

    五、水泥制造厂已经有三座在江陵府动工完成。

    之所以选择江陵府是因为江陵府地处华夏腹地,四通八达,通往东南西北皆为便利。

    水泥年后可开始投入试用阶段。

    徐处仁汇报完后,唐恪便开始汇报他商部的事情。

    一、今年东京城有二十万人在商虞司的招募下,获得了工事,有了收入。

    北都幽州、西都长安、东都杭州,分别有十五万人、三万人、三万人加入了朝廷工事的队伍。

    二、艺造局下的大宋四大官绣年产五万匹丝绸,官窑年产三万陶瓷。

    事实上,官绣以往比这要多很多,只是两浙和江东路一带,几年前因方腊造反,波及甚广,连丝绸的产量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。

    至于民间秀坊产量,商部尚未完成实际产量统计。

    唐恪在汇报的结尾加了一句:来年改稻为桑的政策开始实施,丝绸的产量将会翻倍。

    三、关于民间商人的扶持。

    目前已经确定六人,分别在东京城和其余四都,另外加上了一个江陵府。

    各自所在的商业领域也不尽相同。

    政事堂两位大佬汇报完会,便是翰林学士石子明了。

    教育和学术可以说是当今天子最重视的领域之一,他和大宋的经济、军事有着紧密的联系,是大宋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。
章节列表